快速导航
常见问题
分类
开源深度|泰凯英:矿建轮胎专精特新“小巨人”全球Top8海外收入占70%(920020BJ)
2025-10-18

  ,为客户提供场景化轮胎、轮胎数字化管理系统及轮胎综合管理业务。基于用户场景化需求的产品研究开发能力是公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2022-2024年度,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8.03亿元、20.31亿元和22.9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8亿元、1.38亿元和1.57亿元。公司以境外销售为主,销售占比平均约为70%。根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公司在2023年国内工程子午线轮胎配套市场占有率总列国内外轮胎品牌第3名,其中大吨位起重机轮胎国内配套市场占有率第1名。截至2025年6月14日,公司目前已开发出 600 余种适应不一样作业场景的轮胎产品,共获得国内外166 项轮胎专利(这中间还包括 30 项国内发明专利)。

  公司从事的行业属于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中的轮胎制造。轮胎依照结构可划分为子午线轮胎和斜交轮胎,子午线轮胎又分为半钢子午线轮胎和全钢子午线轮胎。轮胎市场分为整车配套市场和替换市场。全球轮胎市场近五年平均销售额已超1,700亿美元。2023年全球轮胎市场回升至1,920亿美元,达到近年来最高点。中国轮胎生产量过去十年保持3.25%的复合增长率稳步上升。根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统计数据,2022年中国产量占世界38.55%市场占有率,稳居世界第一。我国主要企业工程轮胎产量已从2016年的200万条跃升至2022年的279万条。根据Smithers报告统计,2022年全球工程轮胎市场已恢复至104亿美元,同比上升7.22%。2023年全球卡车轮胎市场容量超过400亿美元,根据卓创资讯数据,预计至2029年或达到450亿美元。2023年全球矿建领域轮胎市场规模创下近三年来新高,达170亿美元,同比提升6.25%。2023年中国矿业及建筑业领域轮胎市场规模为31.2亿美元,2017-2023年年均复合增速达12.13%。2023年全球替换市场为119亿美元,同期中国替换市场约为22亿美元。

  我们共选取了六家可比公司做对比,六家企业均为2024年全球轮胎75强。可比公司PE(TTM)均值21.94X,PE(2024)均值为14.83X,两年营收CAGR均值16%,两年归母净利润CAGR均值119%。公司两年营收CAGR为13%,两年归母净利润CAGR均值为20%。公司建设项目投资总额44,653.10万元,拟投入募集资金39,010.32万元。全系列场景专用轮胎产品升级项目预计税后IRR为41.72%,全周期累计净现值达2.86亿元,投资回收期4.51年(含建设期)。项目总体预计回报较高。其余募投项目将不产生直接经济效益。

  公司是一家以技术创新为驱动,聚焦于全球矿业及建筑业轮胎市场,专业从事矿山及建筑轮胎的设计、研发、销售与服务的企业。公司产品范畴属于工程子午线轮胎和全钢卡车轮胎。根据矿业及建筑业轮胎用户使用工况复杂多样、恶劣苛刻的特点,公司形成了场景化技术开发体系,围绕降低轮胎消耗和提升设备作业效率进行场景化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通过代工方式实现产品生产,为客户提供场景化轮胎、轮胎数字化管理系统及轮胎综合管理业务。基于用户场景化需求的产品开发能力是公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全国产品和服务质量诚信示范企业、山东省瞪羚企业、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青岛市“隐形冠军”企业、青岛市矿山轮胎数字化工程研究中心、青岛市矿山轮胎数字化技术创新中心、青岛市创新型企业。公司为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理事单位和美国设备制造商协会会员单位。

  与轮胎生产厂商不同,公司聚焦于矿建轮胎领域,能够将主要资源投入到场景要素洞察及产品场景化设计研发环节。公司与轮胎生产厂商在场景要素应用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公司聚焦于矿建轮胎细分领域,该领域内用户大量场景化需求未被有效满足。与大部分轮胎生产厂商全系列、全品类的产品策略不同,公司长期以来坚持对全球范围内主要矿建市场中复杂多样、恶劣苛刻的场景洞察及业务拓展,积累了全球范围内的诸多矿山、建筑等场景信息,并形成了较强的市场洞察能力。在此基础上,公司对各类矿建场景下的产品痛点、用户诉求等有着深入的了解,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产品开发或迭代。

  (3)公司以场景化设计为主要技术路线。公司的研发遵循场景化设计理念,完成场景要素洞察后,公司从产品立项、设计到测试的各个研发环节均紧密围绕场景需求展开,重点研究提高轮胎的安全性、抗刺扎、强驱动、耐生热、耐磨性、强承载等场景化技术,使得轮胎能够在复杂、严苛的使用工况中突破性能边界。公司在轮胎的结构、花纹、配方以及工艺等方面积累沉淀多项场景化技术,如针对井下多尖锐矿石、钢筋等易导致轮胎刺穿和冲击损坏的作业场景形成的抗冲击多层带束层及高强度胎体结构设计技术、针对恶劣场景工况开发的超耐切割及耐刺扎胎面胶配方技术等,使公司产品与细分场景的适配程度显著提升,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在复杂多变工况下的使用需求。

  (4)贴近用户的本地化的销售及服务体系。除场景调研外,公司还会在目标市场和具体工况场景配备专门服务人员、建设服务站等,为用户提供包括具体轮胎选型、轮胎维护指导、轮胎售后理赔等服务。公司本地化的销售及服务模式保证了公司能够真正了解用户使用场景,并能够凭借对大量场景信息运用经验和场景化技术,为用户提供适合的轮胎产品和服务,帮助用户提升轮胎使用效率。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矿山及建筑轮胎的设计、研发、销售和服务,产品主要面向矿业、建筑业客户的轮胎替换需求以及工程机械制造商的轮胎配套需求,目前已形成了完善的产品体系。公司在已有本地化服务的基础上,依托泰科仕轮胎智能管理系统(TIKS)的功能,开拓了轮胎综合管理业务,并逐步形成了本地化、数字化的服务体系。

  露天矿山轮胎产品主要用于露天矿的矿石或剥离层的运输作业,因矿区采掘矿种、矿山管理水平、运输距离以及作业环境温度均存在差异,该类轮胎的使用场景非常复杂。该类型轮胎产品主要性能需求是载重量大、生产效率高、安全性好,同时因使用场景复杂,产品细分程度较高。

  露天矿场景多具有路面坑洼不平、多碎石及雨季路况泥泞的特点,对轮胎的牵引性能要求极高,因轮胎气压不足、粗暴驾驶等因素造成的轮胎外伤切割失效情况常有发生。针对该场景特点,公司通过胎侧防切割性能优化以及牵引型的花纹设计,保证轮胎具备良好的牵引性和自洁性,同时能够延缓因胎侧外伤导致的轮胎失效。

  如ET688产品是公司自主研发的专用于露天矿恶劣场景的轮胎产品,通过场景化模拟测试,该系列产品轮胎耐久性能达到竞品的110%;轮胎TKPH试验结果值是竞品的120%以上。经过在目标客户的实地测试验证和产品的批量销售,ET688产品的综合故障率<1%,在同矿区同标段同车队同车辆的对比使用中,产品寿命比竞品多1个月。在主机厂配套客户中,该产品目前已配套三一集团、徐工集团等国内龙头企业,得到客户的广泛认可,产品性能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公司高里程矿业运输轮胎425/65R22.5产品通过结构设计采用余弦线型零度带束层缠绕技术,轮胎外轮廓采用新型胎侧形状,胎面采用耐磨、耐切割配方,有效地解决轮胎异常磨损、使用寿命短的问题,该产品在市场上使用寿命超过国际一线品牌,大幅提升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井下矿山轮胎产品主要应用于井下铲运机铲矿作业和井下卡车运输作业。井下矿场景存在巷道狭窄、积水多、矿石散落且硬度高以及运输距离不等(几百米到几公里)、工程机械车辆行驶速度较慢的特点。该场景特点要求轮胎产品具有抗切割、耐刺扎、牵引性能好的特性。为此,公司在井下产品设计过程中着重满足上述性能要求,包括增大内轮廓设计改善轮胎接地压力,开发耐切割胎面配方来提升胎面抗切割能力,采用平衡交联技术确保轮胎耐久性能需求等。

  公司高性能大规格井下铲运机专用轮胎产品TKPH值达到或超过国际一线品牌同规格产品测试值,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工作寿命接近国际一线品牌。该产品被力拓集团(RIO TINTO)、紫金矿业相继采购,并获得2022年度绿色矿山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二等奖。

  建筑轮胎产品主要是应用于建筑材料运输及全地面吊装作业和转场等场景,通常路面状况为铺装路加非铺装路的混合路面,运输距离根据作业任务长短不等,部分产品有重载使用情况。该类型轮胎产品主要特点是既能满足快速转移、长距离行驶的要求,又可满足在狭小、崎岖不平或泥泞场地上作业的要求,且具备良好的载重能力。

  根据建筑用途的高速、重载、长运距转场的场景特点,公司在产品研发过程中,注重提升其耐久、耐热和重载性能。如公司专用于大吨位起重机设备的ETCRANE轮胎产品,该轮胎耐久性能达到同类产品国际先进水平,能够有效提升温控能力和极限承载能力,已成功配套徐工集团、三一集团和中联重科650吨级全路面起重机设备。该产品在国内全路面起重机轮胎的配套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如高铁运梁机轮胎,该轮胎的使用场景对轮胎的承载能力、轮胎刚性等要求较高,且为了避免对路基造成损坏,要求轮胎具有较小的接地压力。根据该作业场景的特点,公司的代表产品ETSC产品采用加强骨架材料设计,增加轮胎刚性;同时提升产品胎面花纹饱和度,增大其接地面积,从而降低平均接地压力。产品上市后性能表现优异,其中“26.5R25全钢子午线结构运、架、提设备专用工程机械轮胎”项目于2009年获得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三等奖,该技术主要用于高铁建设运梁机、提梁机轮胎,助力中国高铁基建事业发展。

  矿建混合轮胎产品主要是应用于矿山、土石方施工上铲装砂石、矿石、硬土的车辆或者公路、铁路、建筑、水电等建设工程的土石方施工及工厂内的物料装载车辆等,使用场景既有苛刻场景的矿山,又有一般场景的建筑用途,场景复杂且跨度大。该类型轮胎产品主要特点是胎面以耐切割配方为主、使用寿命长、能够适应复杂环境。

  公司在开发产品时,根据上述场景的特点对产品进行差异化设计,如针对场景恶劣的金属矿山、垃圾处理厂开发耐切割型L5产品。针对矿石硬度高、路况差的场景,公司采用高饱和度大块花纹设计和超耐切割胎面配方,以提升产品的耐切割性能,延长了产品寿命。

  泰科仕轮胎智能管理系统(TIKS)是公司自有的数字化管理系统,是一套网络化、数字化的轮胎实时监测及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TIKS采用了先进的高频传感器及多芯片冗余控制技术,实时获取油耗、趟数、方量等车辆运行状态等数据,通过与车联网系统对接,为车队提供数据决策及经营管理支持;同时开发出无人驾驶智能协同技术,协助无人驾驶车辆自动化决策,目前已应用到了数个矿山的无人驾驶项目。

  泰科仕轮胎智能管理系统(TIKS)是公司应用于矿山的智能轮胎关键技术的成果产品,该成果技术性能指标经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鉴定,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此外,TIKS可监测轮胎行驶过程的速度、运距、胎温、胎压等变化,通过大数据分析,研究不同场景对轮胎性能的影响,辅助公司进行产品研发;同时结合轮胎失效形式及失效瞬间的变化分析,提供了轮胎性能提升改进方向。公司轮胎产品组合泰科仕轮胎智能管理系统,在无人驾驶领域获得了客户的认可,目前已经与踏歌智行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中科慧拓科技有限公司等国内矿山无人驾驶头部企业达成合作。

  轮胎综合管理业务面向的客户一般为矿山所有者或挖运服务承包商,公司向客户供应适配于车辆和作业场景的轮胎,同时提供包括轮胎日常维护、巡检、气压管理、技术保养、拆装、储运、运行分析等全生命周期技术维护及运营管理服务。公司在客户的矿山现场,通过专业化的服务团队驻矿服务,为客户提供轮胎选型采购、轮胎技术维护及运营管理,让客户安全省心、提效降本。

  轮胎综合管理业务可为客户提供轮胎整体运营方案,降低客户轮胎使用成本,提高客户运营效率,并形成长期稳定合作;同时可以对轮胎全生命周期运行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为公司新品研发及产品迭代提供数据支持

  1.2、连续三年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双增长,2024年营收22.95亿元,归母净利润1.57亿元

  截至2025年9月22日,王传铸通过泰凯英控股间接控制公司72.94%股份,王传铸的配偶郭永芳直接持有公司1,198.6091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6.77%,王传铸与郭永芳合计控制公司79.71%的股份,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王传铸先生,1970年11月生,中国香港籍,无其他永久居留权,青岛科技大学橡胶专业学士,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硕士学位,正高级工程师。主要任职经历包括:1992年9月至2004年8月,历任三角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子午胎技术一处副处长、处长,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办公室主任、轮胎力学研究室主任、轮胎噪声研究室主任、技术开发中心副主任、子午胎工程副总工程师;2004年9月至2005年5月,担任新加坡添福轮胎公司首席技术代表;2005年6月至2007年9月,担任青岛怡特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技术中心负责人;2007年10月至2022年9月,担任青岛泰凯英轮胎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技术研发中心负责人;2022年10月至今,担任青岛泰凯英专用轮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技术研发中心负责人。

  郭永芳女士,1971年11月生,中国国籍,中国党员,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天津大学高分子材料专业,学士学位,高级工程师。主要任职经历包括:1994年7月至2004年8月,担任三角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子午胎技术二处配方及新材料研究工程师、高级工程师;2004年9月至2008年6月,担任青岛怡特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2007年10月至2022年9月,担任青岛泰凯英轮胎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副总经理、技术研发中心新材料研究应用高级工程师;2022年10月至今,担任青岛泰凯英专用轮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党委书记(2023年3月前为党支部书记)、技术研发中心新材料研究应用高级工程师。

  2022-2024年度,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8.03亿元、20.31亿元和22.9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8亿元、1.38亿元和1.57亿元。公司主要产品为矿业和建筑业领域所使用的工程子午线轮胎及全钢卡车轮胎,在经济逐步复苏的国际环境下,主要矿业国家增加投资,叠加全球各地区将大力发展基建类项目的影响,下游产业对公司矿山及建筑轮胎的需求增长显著,2022-2024年度,公司收入规模稳步增长,盈利能力不断增强。

  2025年1-6月,公司营收及归母净利润较2024年同期有所增长。营收较2024年同期增长14.17%,归母净利润较2024年同期增长10.37%。

  2022-2024年度,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3,201.70万元、4,187.78万元和4,812.37万元,持续增加。研发过程中公司通过洞察目标市场的场景要素及用户需求,确定了目标开发产品的性能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产品花纹、结构和配方设计,并投资模具,为公司场景化产品开发提供持续支持。2022-2024年度,公司累计研发投入为12,201.85万元,占累计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99%;最近三年公司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为22.60%。

  2022-2024年度,公司财务费用分别为-497.31万元、-1,108.65万元和-485.20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0.28%、-0.55%和-0.21%。公司财务费用变动主要受汇兑损益的影响,2022-2024年度,公司海外业务呈快速增长趋势,汇率变动导致公司汇兑损益出现较动,进而导致各期财务费用变动较大。公司境外销售主要以美元作为结算货币,2022年以来美元升值促使公司维持汇兑收益状态。利息费用包括银行短期借款利息、票据贴现利息以及公司2022年因关联方资金拆借计提的利息,公司与国内配套客户主要采用票据结算货款,由此产生票据贴现利息。

  2022-2024年度,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80,111.99万元、202,477.10万元和228,940.14万元。公司主营业务为矿山、建筑轮胎的设计、研发、销售和服务,产品主要属于工程子午线轮胎、全钢卡车轮胎。2022-2024年度,受益于公司本地化服务战略的彰显以及下游矿业市场客户用胎需求的增长,公司收入规模稳步增加。

  根据客户收货区域不同,公司产品销售分为境内销售及境外销售,其中境内销售是指客户收货区域位于中国大陆境内的地区,境外销售是指客户收货区域位于在除中国大陆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含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地区)。2022-2024年度,公司以境外销售为主,销售占比平均约为70%,国内市场及国际市场均取得较快增长。

  2021-2024年,公司具体主营业务收入在不同的国家/地区情况如表2所示。其中除开独联体区域后2021-2023年公司主要外销国家为印尼、巴基斯坦、澳大利亚等国,2024年主要外销国家为刚果、澳大利亚等国。

  公司主要外销区域的矿产资源自然富集程度均较高,但由于矿产资源的开发程度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政治安全形势高度相关,各国家或地区目前所处的矿业发展阶段与相应的发展重点不尽相同。2021年以来,为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独联体主要国家、澳大利亚与加拿大重点推进战略矿物资源或关键矿产的开发;印度尼西亚、刚果民主共和国、尼日利亚、秘鲁与乌兹别克斯坦矿产资源丰富,通过大力吸引外商投资推进本国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矿业作为其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预计未来将持续加大投资;相较于上述国家,巴基斯坦的矿业开发程度较低,行业发展较为缓慢。

  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公司向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额占当期销售总额的比例分别为22.01%、23.59%和20.29%,销售集中度较低,不存在向单个客户的销售占比超过50%的情况。

  2021-2024年公司在手订单情况与营收趋势保持一致,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公司与主要客户合作紧密,短时间内较难被取代。公司在主要配套市场客户的供应体系中的地位如下:

  公司的营收主要来自于子午线轮胎产品。因此根据公司业务及产品特点,公司竞争对手主要是具备全钢子午线轮胎生产能力的国内外主要厂商。

  根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对行业内企业的调研与统计,公司2023年工程子午线轮胎总列中国品牌第3名、全球品牌第8名。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对行业内企业的调研与统计,公司在2023年国内工程子午线轮胎配套市场占有率总列国内外轮胎品牌第3名,其中大吨位起重机轮胎国内配套市场占有率第1名。公司行业地位是影响公司长期业绩发展的重要指标。

  轮胎与汽车产业链密不可分,是支撑经济生活的重要商品,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直承担着重要的角色。轮胎作为车体与路面接触的核心耗材,被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行业、矿业及建筑业在内的各个领域,为多个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轮胎根据结构可划分为子午线轮胎和斜交轮胎,两者核心区别在于胎体帘线的排布形式不同,子午线轮胎又分为半钢子午线轮胎和全钢子午线轮胎,其主要产品及应用场景如表8所示:

  半钢子午线轮胎,胎面部位用钢丝作为补强层,胎体是用人造丝、尼龙、聚酯或者其他纤维材料,带束层则用钢丝帘线,一般适用于轿车、SUV和商务车等。

  全钢子午线轮胎内部结构全部采用钢帘线作为补强层,并采用子午线排列的尼龙帘布使轮胎更加坚固耐用。由于完全采用钢帘线进行增强,全钢子午线轮胎具有更高的抗磨损性、抗冲击性和操控稳定性,更适用于高速行驶、重负荷和恶劣路况下的车辆,常见搭载车辆类型包括卡车、客车和工程机械车辆等。

  卡车轮胎专门设计用于商用载重卡车,比普通轿车轮胎更大、更宽且承载能力更大。卡车轮胎的胎面花纹设计和橡胶配方也与轿车轮胎不同,以提供更好的牵引力和稳定性,应对长时间高速行驶和重负荷的工作条件。客车轮胎则适用于公共汽车和其他大型客运车辆,虽与卡车轮胎类似,但尺寸略小,更注重舒适性和平稳性,以提供乘客舒适的乘坐体验。

  工程轮胎主要装配于工程机械车辆,不同类型的车辆的载荷、作业区环境与气候、作业最高速度以及作业运输距离等因素均会对轮胎的抗热性和抗切割性等性能提出不同要求。因此,工程轮胎需要根据不同的作业场景,对轮廓、材料分布、花纹、配方等进行设计及优化。

  工程轮胎主要用于露天矿山、井下矿山、路桥/风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工地、港口码头等多种作业场景,其作业环境更为恶劣和复杂,对轮胎产品质量和适配性有着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工程机械在作业时经常面对不平整路面或完全无路面的工矿场地,地面有碎石、坑凹、积水等障碍物阻滞;另一方面,在矿山及建筑场景中对于作业效率有着极高的要求,工程机械的高频使用率和极高的满载率,使得对轮胎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的要求标准更为苛刻,保障作业区稳定行驶对保障轮胎故障率更是提出了重要挑战。

  轮胎市场分为整车配套市场和替换市场。整车配套市场中,轮胎企业直接向整车厂商进行配套销售,有着较高的准入门槛;替换市场中,轮胎企业通常通过多类渠道销售满足客户的替换需求,对于产品质量、企业渠道服务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全球轮胎市场规模:据美国《TireBussiness》统计,全球轮胎市场近五年平均销售额已超1,700亿美元,全球轮胎市场始终保持稳健发展。随着全球健康危机等因素对生产活动的影响逐渐平复,全球汽车市场开始复苏,并拉动了国际轮胎市场需求的上升。2023年全球轮胎市场回升至1,920亿美元,达到近年来最高点。

  中国轮胎产量情况:中国作为新兴汽车及轮胎生产制造大国,轮胎产能规模稳居世界第一。据IRSG统计,中国轮胎生产量过去十年保持3.25%的复合增长率稳步上升。根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统计数据,2022年中国产量占世界38.55%市场份额,稳居世界第一。中国轮胎产业凭借成本优势,经历过去20年的高速发展,诞生出大量拥有成熟技术及工艺的轮胎厂商,从大量承接欧美领先品牌贴牌加工业务到逐步发展出一批自有品牌的领先厂商,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统计数据,我国主要轮胎厂商轮胎生产量(不含摩托车胎和自行车胎等)从2016年的3.58亿条稳步增长至2022年的4.87亿条,整体产量提升了1.29亿条。从我国轮胎产业整体产量来看,过去6年来保持稳定增长,轮胎产量整体维持在6.5亿条左右,近年来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推进,主要轮胎厂商产量比重持续上升,未来优质轮胎厂商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工程轮胎和卡车轮胎因应用场景原因,常被视作社会经济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原材料,与世界宏观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中国作为世界最大轮胎生产制造国,工程轮胎和卡车轮胎的出口对于全球经济建设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力。

  工程轮胎因使用场景复杂、技术门槛高、难度大,我国整体起步较晚,但是随着我国轮胎产业技术日益革新,我国工程轮胎产量不断提升。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发布的《中国橡胶工业年鉴》统计数据,我国主要企业工程轮胎产量已从2016年的200万条跃升至2022年的279万条,其中2022年出口量84万条,出口率达30%。另根据《中国橡胶》期刊中《我国轮胎出口分析及主要市场趋势预测》一文披露数据,2022年,我国工程轮胎出口重量达40万吨,同比增长30.65%。其中,除了对西欧和南欧地区出口略微下降,其他地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以东南亚和南美、中亚增势最为明显。

  载重轮胎主要由卡车轮胎构成,据《中国橡胶工业年鉴》统计数据,我国主要企业载重轮胎产量从2016年的7,620万条增长至2022年的7,772万条,其中2022年出口量3,898万条,出口率从37%上升至50%。

  在采矿业繁荣、城市化快速推进以及新兴国家大规模基建投入的背景下,工程轮胎和卡车轮胎正成为矿业和建筑业发展的重要物资,面向这一时代背景,公司重点布局在矿建领域的工程轮胎和卡车轮胎市场。

  在世界基建工程及矿石原料需求快速增长的推动下,工程轮胎正在迎来重要的发展窗口期。工程轮胎根据应用场景可划分为矿业、建筑业、港口等多类场景,工程轮胎作为矿业和建筑业重要生产物料,在世界经济复苏发展,结构转型中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

  根据Smithers报告统计,2022年全球工程轮胎市场已恢复至104亿美元,同比上升7.22%。未来,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和城市化程度提升以及各国低碳规划的驱动,将推动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和绿色能源基础体系建设需求的持续释放。据卓创资讯预测,全球工程轮胎市场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至2029年该市场规模将突破160亿美元。工程轮胎因其作业场景的复杂工况,子午线工程轮胎是主要作业车辆及机械采用品类。据卓创资讯数据分析,2023年全球子午线工程轮胎市场规模约为80亿美元。

  近几年全球卡客车轮胎销售呈震荡上扬趋势,整体市场已于2021年迎来较强恢复。根据卓创资讯数据,2023年全球卡车轮胎市场容量超过400亿美元,预计至2029年或达到450亿美元。卡车轮胎主要由子午线卡车胎构成,行业子午化率已逾90%,全钢子午线卡车轮胎则是卡车轮胎细分品类中的核心构成。我国作为世界最大卡车轮胎生产国和最大消费市场,行业年产能规模已超2亿条,庞大的生产能力和广阔的市场可以充分把握市场先机,稳固竞争优势。从使用场景上来看,卡车轮胎主要应用于物流运输场景中,但在采矿业和建筑业这类场景中也有部分卡车轮胎运用其中。

  矿业及建筑业领域主要作业轮胎从类型来看,以工程轮胎为主,在部分场景中也有卡车轮胎参与其中。在矿建领域,根据隆众资讯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矿建领域轮胎市场规模创下近三年来新高,达170亿美元,同比提升6.25%;我国矿业及建筑业领域的轮胎市场,虽起步晚于欧美日等先发轮胎大国,近年来也保持着稳定的增长。根据隆众资讯数据,2023年中国矿业及建筑业领域轮胎市场规模为31.2亿美元,2017-2023年年均复合增速达12.13%。随着未来全球采矿业、建筑业的快速发展,矿建领域轮胎有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由于采矿业和建筑业作业工况复杂、恶劣苛刻,致使轮胎耗损较大以及细分化场景需求较为突出,因此替换市场是这个细分市场的主导部分,2023年全球替换市场为119亿美元,同期中国替换市场约为22亿美元。

  轮胎是矿建领域必不可少的基础消耗品之一,采矿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周期发展以及工程机械设备的产销情况对该领域轮胎市场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根据Off-Highway Research数据,全球主要品类工程机械设备销量自2016年的近70万台增长至2021年的逾130万台,创近年来历史新高,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3.87%。2022年和2023年受到中国市场增速放缓影响,销量有所下降,分别约为126万台和117万台,但整体来看仍高于历史平均水平。随着各国纷纷出台刺激性经济政策,维持低利率以及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将有效带动全球工程机械设备的增长。

  自2015年以来,全球重卡行业总体呈平稳增长趋势。根据国际汽车制造商协会(OICA)统计,2015-2023年,全球重卡产量从339.75万辆增长至377.44万辆,年均复合增速为1.32%。中国卡车市场整体平稳向好发展,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我国中重型卡车从2015年的75.1万辆增长至2023年的101.8万辆,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88%。未来,受益于“新基建”的正式开展以及物流运输升温,市场规模有望得到进一步扩张。

  整体来看,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复苏,各国公路运输需求将得到稳步回升,卡车需求将逐步回暖;新能源车型的陆续推出,以及全球新兴经济体纷纷大规模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大量的工程项目将有力拉动对卡车的运力需求,卡车轮胎市场将保持稳定增长。

  根据奥地利联邦财政部和世界矿业大会(WMC)出具的报告《World Mining Data 2024》,过去十年间全世界矿物生产总量年均产能维持在170亿吨以上。从地理分布上来看,过去10年亚洲保持着最高的生产效能,2013年亚洲矿物产量为98.58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57.92%;2022年亚洲矿物产量为115.17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61.68%。

  根据中研网相关报道,中国矿产行业市场规模近年来持续增长。2022年中国矿产行业市场规模已达到116,545.35亿元,同比增长18.75%。预计未来几年,随着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我国矿产行业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此外,非洲拥有全球约30%的矿产储量,包括40%的黄金和高达90%的铬和铂。此外,金刚石、铜、钴、锰、镍、铀、锂、铁、磷、钾、铝等储量丰富,因此一直是全球固体矿产勘查投资的热点地区之一。

  未来新能源及新材料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将带动以铜、金、锂、铝土矿等为代表重要矿产资源发掘开采,并有效促进工程轮胎和卡车胎的替换市场的发展。

  根据20国集团(G20)旗下全球基础设施中心(GIH)所发布报告估计,2016-2040年间全球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将达到94万亿美元,预计于2040年全球基础设施投资需求有15万亿美元缺口,当前全球基建投资仍然难以匹配日益提升的需求。

  中国在基建领域有着出色的表现,2022年国家继续加快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据中国新闻网报道,2022年我国国家发改委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项目109个,总投资额达到1.48万亿元,主要集中在能源、交通、水利等行业,同比2021年提升1.9倍。随着中央及地方支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新政策新举措密集出台,将带动国内的新基建投资提速增效。

  从我国“一带一路”倡议来看,沿线各国相继推出和落实基础设施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基建需求将持续释放。从新签合同金额方面来看,近些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占同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50%左右,是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的重要驱动因素。据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统计,我国工程企业近半数聚焦于“一带一路”工程建设开发,自2016以来历年新签合同额均维持在1,200亿美元以上,2016-2023年共计新签合同额达11,833亿美元。

  轮胎设计研发涉及到力学、材料、工程机械等多学科、多领域知识技术的融合。矿山及建筑轮胎因使用场景复杂多样、恶劣苛刻,其设计需要根据不同工况路面来进行调整,需要企业对于作业地区工况场景及各类机械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经验积累。另外,矿山轮胎设计研发需要基于全钢子午线的排列方式,结合结构设计、配方设计和胎面花纹设计,在提升轮胎的耐磨性、抗撕裂性、抗刺扎性、牵引力、抓着力、排水性等性能指标的同时,降低轮胎滚动阻力,提升轮胎性能表现;对于轮胎使用寿命和安全性也有着严格要求,在降低因外力及热聚集作用发生的损耗同时,需要保障轮胎长时间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本行业有着较高的技术及研发壁垒。

  工信部颁布的《轮胎行业产业政策》对包括载重汽车子午胎项目、工程轮胎(巨型工程轮胎除外)等项目的生产规模设置了相应的准入条件。工信部于2014年9月颁布的《轮胎行业准入条件》中,对轮胎厂商的企业布局、工艺、质量、装备、能源和资源消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职业卫生等方面作出规范,准入条件提高了行业准入和经营门槛,对行业新进入者形成了较大的障碍。

  此外,大部分国家对载重轮胎设置了产品认证制度以确保产品安全性和质量。如欧盟ECE认证、巴西INMETRO认证、海湾国家GCC认证等,这些认证要求增加了轮胎出口的复杂性和难度,并进一步提高了轮胎产品的市场准入门槛。

  轮胎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轮胎企业需要达到规模效应后才能覆盖固定支出,保证较好的盈利水平;同时因轮胎行业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知识融合,需要对各领域技术持续进行资源投入才能保证自身产品的竞争力。在当前轮胎行业去产能、产品同质化竞争愈发激烈的背景下,轮胎企业要形成规模化销售方能维持企业稳定运营。因此,轮胎行业对于新进入者有着较高的规模壁垒。

  轮胎行业属于技术应用型的行业,要求生产企业拥有专业性较强、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系统化培训、长期技术研究及操作实践的经验。工程轮胎因作业工况复杂、产品细分程度高,对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更高。一个专业人才的培育往往需要几年的时间,而行业新进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建立起足够的人才储备以满足生产和技术发展的需求,行业存在人才壁垒。

  在与大型工程设备制造商建立中长期合作关系的过程中,轮胎厂商除满足行业标准外,还需要经历一系列严格的供应商资质认定程序,包括实验测试、现场管理评审、试用、小规模采购直至大规模采购,以确保产品品质和供货稳定性。工程设备制造商在面临较高切换成本和可能因更换供应商而导致产品质量下降、生产效能降低的风险时,不会选择轻易更换供应商。先进入供应商体系的轮胎企业经过多年合作,与工程设备制造商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占据了较高的市场份额。在矿山和工程建设作业中,轮胎损耗周期短,用户对轮胎产品和管理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轮胎厂商同时具备优秀的管理及服务能力。新进品牌轮胎企业除了难以打破这种长期合作关系,也很难在短期内建立起全面的轮胎管理服务能力,因此新进轮胎厂商在客户壁垒方面面临较大挑战。

  公司产品与主要竞品生产商的具体优势体现在价格优势、销售模式优势、技术水平优势、研发能力优势以及市场地位优势等。

  从毛利率水平来看,公司聚焦于矿山及建筑轮胎,公司产品线仅属于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其中部分品类,由于产品结构差异,各公司之间毛利率亦有不同。公司以原材料成本加成模式从代工厂采购,售价方面则为市场价值定价,公司业务聚焦矿业及建筑业细分市场,在成本优势低于轮胎制造企业之时,产品聚焦优势及场景化研发优势得以凸显。

  毛利率变动趋势方面,公司与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情况一致,与行业趋势相符。毛利率变化幅度方面,公司毛利率无论是上升还是下降幅度均低于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水平,主要原因是公司主要采购ODM/OEM轮胎成品后向客户销售,旨在通过场景化研发和本地化服务为客户创造附加值,采购价格的变化可以合理传导至下游客户,因而毛利率波动幅度较小。

  同行业上市公司为轮胎制造企业,其研发费用主要由直接投入和职工薪酬构成,其中直接投入或物料消耗占研发费用的比例均在30%以上,直接投入主要为研发过程中橡胶、炭黑和钢丝等原材料的投入。公司研发费用率低于同行业轮胎上市公司,主要原因为公司以代工模式实现产品生产制造,研发过程中代工厂根据公司相关技术资料进行样胎试制,因此相较于同行业轮胎制造企业,公司材料、燃料和动力采购支出占研发费用的比例较低。

  若同行业上市公司扣除物料投入等项目,公司2022-2024年度研发费率分别为1.78%、2.06%、2.10%。可比公司均值为3.13%、3.00%、3.15%。

  截至2025年6月14日,公司目前已开发出600余种适应不同作业场景的轮胎产品,共获得国内外166项轮胎专利(其中包括30项国内发明专利)。公司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为12,201.85万元,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达到22.60%,公司研发投入主要针对新产品研发及迭代型研发等方面。

  在国内轮胎产能充沛且与国际一线品牌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研发设计的行业背景下,公司认为将资源投入到技术研发上比投入到产能建设上更有效率。公司自设立以来便重视研发人员的培养及引进、重视自身研发流程的构建,采用代工生产模式将主要资源聚焦到研发设计环节。国内轮胎生产企业的产能布局大多围绕全系列轮胎展开,关注生产工艺和生产效率的提升,囿于其固有的经营模式,难以针对多样化的应用场景进行分析及研发设计。公司在矿建轮胎领域的产品细分程度、研发人员占比、人均研发投入等方面保持较高水平。

  公司针对矿建领域技术门槛高、难度大的特点,围绕用户实际使用场景要求,重点研究提高轮胎的安全性、抗刺扎、强驱动、耐生热、耐磨性、强承载等性能的边界以及不同性能组合。公司的产品开发注重结合场景要素对用户需求进行收集、分析和评审,以确定产品性能目标,设计出符合场景需求的产品,通过场景化模拟测试和实地验证,确认产品的场景适用边界。因此,公司产品性能更加契合具体工况需求,产品在具体工况下表现优越。

  经过长期的资源投入和技术积累,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已沉淀为系统化的体系、规范化的流程和高效的组织架构。公司构建了主要由结构技术、花纹技术、配方技术、仿真技术以及数字化技术结合的技术体系,研发的多项关键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多年的销售与服务实践中,公司积累了丰富的成功案例,持续推动产品迭代与关键技术的突破。公司在矿建领域的技术沉淀显著提升了产品的性能表现,使其在同类竞品中展现出较强的竞争优势。

  公司研发人员的认定口径为全职从事研发相关活动或者50%以上的精力从事研发相关活动的人员。2022-2024公司研发人员的学历、数量及占比情况分布情况如下:

  轮胎研发设计包括轮廓设计、花纹设计、侧板设计、仿真分析、配方设计等环节,涉及到机械、化学、材料学等各种学科,公司主要技术人员具备丰富的从业及研发经验,引领公司在细分市场上实现重要技术突破,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截至2025年6月6日,公司人员的技术背景情况如下:

  公司的服务体系包含与产品销售配套的本地化服务和轮胎综合管理业务。本地化的服务体系因贴近轮胎使用场景,一方面能够更好匹配用户需求,及时响应客户,另一方面能为公司提供轮胎使用表现各维度数据,促进公司产品升级迭代。公司的服务体系提高了品牌知名度和客户粘性,强化了公司产品的竞争优势。

  公司本地化服务人员100余人,占比超过30%,并设有20余个服务中心和服务站,覆盖国内主要客户、海外重点大区和国家。

  根据公司行业及本身业务,我们共选取了六家可比公司作对比,六家企业均为2024年全球轮胎75强。可比公司PE(TTM)均值21.94X,PE(2024)均值为14.83X。可比两年营收CAGR均值16%,两年归母净利润CAGR均值119%。公司两年营收CAGR为13%,两年归母净利润CAGR均值为20%。

  公司计划将本次上市募得资金(扣除发行成本),投入以下关键项目:全系列场景专用轮胎产品升级项目、专用轮胎创新研发技术中心建设项目及专用轮胎智能化管理系统提升项目。其中:(1)全系列场景专用轮胎产品升级项目计划投资30,936.01万元,其中拟使用募集资金投入25,293.23万元。募投项目预计税后IRR为41.72%,全周期累计净现值达2.86亿元,投资回收期4.51年(含建设期)。项目总体预计回报较高。(2)专用轮胎创新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总投资额为10,851.22万元,项目资金大多数都用在办公及测试场地购置及装修,研发硬件设备和软件产品购置并扩充研发团队规模,场地总体面积1,300.00平方米,将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3)专用轮胎智能化管理系统提升项目,总投资2,865.87万元,项目资金主要用于办公场地的购置与装修、轮胎智能化管理系统性能提升、本地化服务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专业开发人员招聘等,将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

  无自主生产环节的风险、轮胎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国外市场政策变化风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