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家住江东甬港二村17幢201室的徐先生,代表小区十多位居民来本报热线值班室投诉,反映开设在他们家楼下的“安全轮胎店”,因为其在运营过程中宣布的噪声,给邻近居民的日子带来影响,期望有关部门赶快处理,还居民一个安静平缓的日子环境。
甬港二村17幢坐落中山东路与甬港北路交叉处,居民楼紧挨着人行道,楼的底层大都是朝外开门的店面房,徐先生反映的“安全轮胎店”也在其间。
接到投诉后,记者在不同时段三次来到现场查看,均看到轮胎店前面的人行道上,停放着卸了轮胎的轿车,而店员就在人行道上繁忙着。占着人行道做相关操作,必然影响到行人的正常通行,记者看到行人通过轮胎店门口时,只能绕道从非机动车道上通过,带来了安全隐患。
小区部分居民反响强烈的主要是噪声问题。据居民反映,轮胎店里有剥胎机、汽泵及千斤顶等东西,作业时宣布的击打声和机器声,楼上的居民都听得一览无余。对此,住在轮胎店楼上的徐先生感触特别深,他和记者说,有时现已深夜了,爆胎的轿车司机敲轮胎店的门要求修补,声响很响,简直整幢楼的居民都从梦中被吵醒。
针对楼下轮胎店存在的问题,一些居民屡次联名向有关部门投诉。江东区的一位区人大代表,也曾向有关部门提出要求制止在居民住宅区超规模违法运营的主张,但是,至今一些居民仍在为妥善解决该问题而四处投诉。
据了解, “安全轮胎店”是一家个体工商户,运营执照中显现运营者是一姓叶的女士。叶女士的老公王先生和记者说,轮胎店的房子是他早年买下的,后来租借给别人开轮胎店,几年前他们将房子回收,随后自己开店运营轮胎零售、批发事务。
据王先生称,他和妻子都是下岗工人,儿子也没有正式的作业单位,一家人就以开店为生。王先生说,出售轮胎要施行“三包”,为了做好“售后服务”,就免不了要修修补补。别的,他们也不可能要买轮胎的人扛着轮胎回去,有必要要给人家将轮胎装上车才行,因为场所所限,就只能在店门口(即人行道)进行。
王先生说,楼上居民之所以对立他开店,底子原因是噪声问题,对此,区环保部门也曾来现场作过专门的测验。从王先生供给的环保部门于本年4月17日作出的监测陈述中,记者看到有这样一段文字: “轮胎运营现场监测噪声到达相关环保要求,但选址在居民楼下,不适宜从事发生噪声的修补等服务项目。”
在查询中记者得悉, “安全轮胎店”在开业之初,其运营执照运营规模包含了轿车轮胎“修补”这个运营项目,后来因为部分居民有定见,市路途运送行政许可施行机关在其安排的监督查看中,发现轮胎店占道运营及噪声等问题已不契合法定的条件,因而于2004年9月24日撤销了该项行政许可。2005年1月18日,工商部门在对“安全轮胎店”的运营规模进行从头改变挂号后,运营执照中也撤销了“修补”事务,仅保存“轿车轮胎零售、批发”事务一项。同年6月,因轮胎店仍旧进行轮胎修理事务,江东区工商局为此对其曾作出了“正告、罚款1000元”的行政处罚决议。